close

18596760_1486405224713207_43522923_o.jpg

時間過得好快!才剛寫完一個月心得不久,就兩個月了(大驚)

來日本兩個月了。該說是習慣得很快呢還是被課程填滿了每一天呢,好像越來越沒有時間胡思亂想或心情不好。這次的紀錄方式就姑且選用主題標籤好了!


#課程

我覺得這邊的課程佔了我目前生活中 90% 哈哈,因為週末幾乎變成只有休一天,另外一天都要拿來解決作業。比臺大紮實嗎?其實也是很看老師,如果選到認真的好老師就會很扎實,也有那種每週都不知道在漫談什麼的老師!XD 當然也要看學生的態度,如果每個禮拜都不看文本也不好好參與討論,那我想也沒什麼好進步的。

雖然一開始安排課表的時候沒有特別協調,不過我選的課大部份都可以相輔相成。全面打好日文基礎的「総合日本語」、增進日文會話和發表能力的「会話から発表へ」、用案例練習會話的「ケース・メソッドで伸ばす問題発見解決と表現力」、透過流行語更了解日本社會的「流行語と日本社会」、教我們怎麼用禮貌的方式應對日本人的「社会人基礎力をつける」,常常可以把其中一堂學到的用法搬到另一堂用;還有其他政經的課也常常能彼此配合,「東亞國際政治經濟研究」+介紹日本政治制度的「Political Process」+獎學金開設的課程「AFLP seminar」是用來了解日本和東亞地區政治的;「Comparative Democratization」和「Democracy, Peace and War」就是兩門會不停讀到類似文本的民主課,而且兩堂都很重XD,還有我選的演習「Political Communication」,因為這學期沒有選其他媒體的課,所以會獨立出來準備,但是目前都只是導讀政治傳播的課本所以並不難。其他還有台灣地域研究(有點廢)和NPO/NGO論(更廢)

日文課的作業和小考幾乎每週都有,然後文本一樣維持一週大概80頁的份量(昏)不過我已經有慢慢抓到怎樣時間分配了,所以目前應該可以說,比第一週的時候調適得好很多。

有幾堂課上到現在頗有心得。日文課一開始覺得應該只是學日文吧,結果沒想到常常會在討論中有意外的收穫,或是去考慮一些從來沒有發現的文化差異。應該說很幸運選到的日文課老師都滿認真的,所以一週一週累積下來,不僅僅是日文、對日本的認識也會慢慢堆積。而且我對學語言的熱情一直滿旺盛的,所以準備日文發表或是考試其實都算是樂在其中吧(?)

政經的課我覺得其實比臺大還要學到更多,不知道是不是我選紮實課/用第二和第三外語學習要更認真的關係。像我覺得:民主的課一開始就花很多時間在「定義」上面,不會直接用講義斬釘截鐵地告訴你什麼就是什麼(我覺得以前上過的課常常都是這樣⋯⋯)。每一堂討論都會基於文本討論很多大哉問(你認為戰爭的定義是什麼/你認為為什麼民主國家之間存在和平/討論康德的永恆和平論等等),這時候只要慎選組員,你就可以度過一堂充實而有收穫的課——要是選到太強的高加索人或都不講話的亞洲人,兩邊都會讓人超疲累。所以我後來都會瞄準一些自己比較喜歡的同學,坐在他們附近(詭計多端!)雖然老師有點可怕,但這堂課的助教同時也是我演習的助教,一個大鬍子愛爾蘭人R,所以就有人可以依靠的感覺(?)

還有比較民主化,每週的文本都超超難啊,很多研究方法其實根本看不懂(靠)但是偏偏老師又要求每週都要Comment,而且很邪惡的週六晚上截止,害我週五和週六幾乎都在看民主化的各式影響因子,然後拼命找出這篇論文的論點或是對他的質問(?)老師每週都會評分,上週拿到一百分覺得滿開心的。但還是覺得這堂課難度有點高⋯⋯。反正大家應該不可能這麼神都聽得懂啦(阿Q)

我覺得獎學金開設的 AFLP(亞洲未來領導人演習)也還滿好玩的。我們常常會討論中國、日本、韓國之間的情結,會試著討論有沒有辦法讓東亞地區達成和平促進交流(結論是不可能)我還滿喜歡 W老師 帶的方法,每次我上完課之後還會持續考慮課堂上的問題⋯⋯像是:國家、領導人、人民能不能分離?/為什麼不想去某些國家?/對自己有自信是否可以改變對鄰國的看法?/將西方制度原封不動套用在東亞是否可行?等等。都是和東亞、政治、甚至個人層次有關的思考,有時候答案要是出來了,會打破很多自己原先的偏見,也會對自己以前抱持的價值觀感到羞愧。或許很多時候,敵人真的只是我們想像出來的吧?以前我想不通的事情透過不同國家的人一起討論之後,會變得清楚很多。(可是這堂課最讓人傷心的就是臺灣常常不會在討論主角之中)在 Democracy, Peace and War 課中也是,我發現平常自己對非民主國家之間的戰爭是很漠然的,因為民主國家之間有可能會形成共同的身份認同,而對非民主國家的人無法抱持相同的標準。

總之就是很多藏在日常生活中,不會特別拿出來的議題,在大學的殿堂裡可以好好想想看的日常。

 

#社交

18451876_1479362455417484_590910751_o.jpg

和臺大朋友們下課後一起去吃學校附近的韓式料理,根本吃不完還差點破產了(笑)。最近在日本感到舒服的一大因素,就是因為和這邊的臺灣朋友相處得很歡樂吧~常常累的時候聚一下去個居酒屋、喝個酒吃點好吃的又恢復元氣了。

忠心給所有留學生的第一個建議(不管你要去哪),「不要輕易排斥或放棄同鄉人的陪伴!」雖然一開始會覺得想要交外國朋友(這種心情大概一開始最強烈XD),但是,一個人在國外時真的很容易玻璃心,加上文化差異有時讓你沒辦法展現真正的自己。我以前在德國時就常常覺得「乾!潘寧妳怎麼可以這麼無趣!別人都不知道跟妳聊什麼!」然後就一直失去自信縮得越來越小。

想像在台大,如果有個外國人一直表現得很緊張又不講話,偶爾來找你搭話只會講一些無聊的小事,你會想要和他繼續當朋友嗎?答案很明顯吧,就是會覺得和他在一起很不自在、即使能感覺到他的善意但還是想逃而已吧?所以我覺得先把自己的心理狀態調整到「快樂的、有自信的」,之後去面對外國人的時候,講話會比較放得開,也比較能展現真正的自己。

會這麼說是因為,我發現自從和台灣朋友變熟到處喝酒玩樂(?)之後,自己整個人放鬆很多,再去參加其他日本人的聚會時就比較敢放肆、開玩笑,比之前做什麼都很謹慎的時期要來得進步很多(當然前提也是日文變好了!)大家看到你是個明亮開朗的人也會比較想繼續交往下去喔~(陰沈的人也適時裝一下就好!社會化!)

第二個建議是,「不要帶有目的去接近別人」像是一開始可能會抱著「耶太好啦!交到日本朋友就可以練習日文囉!」可是重點是人家搞不好根本沒興趣教你日文啊,人家有自己的生活。而且不管是誰都不喜歡只是被利用的感覺。所以,自然而然的狀態下認識會好很多,也比較能持久~有時候要是發現和那個人就是不合,就很果斷放棄也沒差啊。世界何其大,人生何處無知己~

經過一個月的沈思後,我得到了以上兩個結論,也進化成一個比較豁達的自己了XD

18721285_1493209147366148_1900388479_o.jpg

第三個建議是最近新認識的韓國朋友 M 教會我的。如同上一篇雜記所說,我的詭計得逞而認識了她(還有中國的朋友)。我們三個每週會固定一起吃飯、也約好週末一起煮菜。不過,在一起的時候,我和中國朋友互相溝通也是用日文,為的就是讓 M 不會有被排除的感覺。雖然沒有事先約好這麼做,不過我們就是自然而然的全日文對話。

後來野餐到一半,M 很感慨地說:「我在早大三年了,但是有這樣固定的朋友群是第一次。因為其他人常常自己用中文討論或聊天,我每次事後被告知都覺得心情不好⋯⋯所以我真的很感謝妳們兩個!」聽到之後覺得超開心,但也覺得這是很基本的禮貌吧,只是有時候真的很容易因為求方便就轉成中文模式。的確,很誇張的是課堂上常常有人直接用中文討論(翻白眼)爸媽繳的學費都拋進日本海裡了啦!

的確有時候用中文聊天會比較盡興,但如果要考慮到大家的心情,就還是用每個人都聽得懂的話溝通會比較好。(這樣也比較好交新朋友!真的!如果一直講中文誰會想來跟你當朋友啊⋯⋯)

18741906_1493209227366140_984698358_n.jpg

社團當然也還在參與當中。

這是和服社的練習會,這次開始就要學習自己幫自己穿和服啦。雖然下課後頭昏眼花肚餓,但還是用意志力逼自己出席。因為我發現每次在日本只要我耍廢,事後都會後悔莫及。

很巧的遇到第一次社課時一起體驗的女生,這次聊了好多!雖然和服社的練習次數不多,但是幹事長很親切(而且以前也上過 AFLP),大家也都會用日文慢慢解釋步驟給我聽,所以覺得很喜歡這裡溫馨的氣氛。不過當然,「持續參與」是一件很重要的事,尤其是對於外國人來說。很多時候心理上的落差(期待和失望之間的搖擺)是因為沒有認清自己在國外的事實。我覺得真的想要融入就要持續參與,不管活動是無聊還是好玩,只要持續下去一定多少都會有好的成果出現的。(如果只去一兩次就說在社團交不到朋友,那真的放棄得太早了XD)

遇到親切的人、變成朋友一切都靠上天的運氣,而不是理所當然。我真的從現在開始深切懺悔,以前在台大被我放生的外國人們,對不起!!!(下跪)

 

#活動

18447458_1484367024917027_8063143150998803073_n.jpg

我在日本參加了喜歡的韓團(WINNER)的粉絲見面會!地點就在宿舍附近走路十分鐘以內(後來發現中國朋友也常來這邊參加可愛女子團體的見面會⋯⋯)

每天只能在 IG 上滑到的人在眼前出現,只能說傑克這真是太神奇了!(一樓的人甚至摸得到)我迷了大概半年的他們就在我面前熱唱了出道至今的歌,九首誠意滿滿。雖然全部都被日文化(哭)

其實整場見面會我觀察到的是 K-POP 在日本如何妥當的本土化。和平常看的韓國綜藝比起來,日本見面會的內容真的很為了日本人而設計。怎麼說呢⋯⋯問答的題目設計、吐槽的方式、Talk秀的內容等等,看得出來都有調整過,和韓國本土時的展現方法不太一樣。等我有更細緻的結論我再分享好了,追星資歷太淺實在不敢說什麼。總之能見真人、聽到生演唱真的很像在作夢,雖然覺得韓文版更好聽。

我覺得日本粉絲都是一群滿冷靜自持的人、談話環節時都可以做到全場鴉雀無聲。怎麼說呢?文化的關係嗎?平平大家都是迷妹、可是好像日常都隱藏得很好的感覺XD

18721224_1493209180699478_1591333330_o.jpg

18742476_1493209244032805_1953615384_o.jpg

還有草間彌生的展覽!買票+排隊入場整整等了一個小時,但因為大家都很有秩序,所以不會感到不舒服。

進到裡面就是進到了她的世界一樣,以她的價值觀被堆疊起來的獨特世界。

有點壓迫、有點不自然、有點過於刺眼。很多眼睛在看著自己、很多圓點在各個空間充斥、大大小小不一的東西逐一排列著。那是一種讓人看了有點不適的規律性。

看完之後會覺得,藝術到底要怎樣才能受到廣泛大眾的認同呢?(周邊商品店人整個排到滿出來)到底要具備什麼要素,才能讓所有人都贊同這是好的作品?雖然我對藝術的了解不深,但是如果能趁在東京的時期多去看一些不同的展覽,應該對自己來說也會是好的刺激。

18679085_1488168177870245_469019171_n.jpg

還有,參議院七十週年時和中國、臺灣朋友一起去參觀了。在國會議事堂外面好不容易抓到一個日本人幫忙拍的合照(笑)其實平常也可以進去參觀哦。

18767052_1493209237366139_278189775_o.jpg

平常在電視中會出現的場地。覺得好氣派啊~而且我們也有機會進到各黨的部會辦公室裡面,和該黨的一些議員合照,也可以翻看一些資料。

18720794_1493209087366154_1791921442_o.jpg

還有一位大叔很親切的解說了國會相關的詞彙。

像:金帰火来(週五回地方造勢、週二回國會開會);QT(Question Time)、牛步(很酷!反對黨反對執政黨的法案時,投票表決故意走得很慢拖延時間!聽說最長曾經被牛步到開了22小時,不過現在這招已經不太常用了)、夜なべ(審議審到很晚)⋯⋯等等。

因為時間關係就只有問到這些,有機會的話想要學更多!

18745087_1493209104032819_908104567_o.jpg

還有在中野附近的二手市集買了一大堆夏衣,平均一件只要日幣500(超開心)!我發現古著店還是太貴了CP值不夠高,請大家好好珍惜台灣相較之下稍微親切一點的物價。

另!我覺得包包和鞋子在臺灣買比較好,日本這邊都賣合成皮還敢賣很貴,真的很沒天理(怒吼)

18765239_1493209114032818_1833607097_o.jpg

青春的四月底,和朋友們一起去東大的學園祭參觀。沒有感覺到男生特別多,不知道是不是從外校湧來了很多女生呢?

好~多~人~啊又很熱!不過建築和環境都滿別緻的,和臺大真的有幾分相似!醫學部還可以手術體驗、白袍體驗和泰式按摩(覺得辦得很認真)托朋友的福還吃到了台灣同學會的炸地瓜球,決定我們下次也在宿舍自己做做看。不知道早稻田祭的時候會如何呢?已經有點期待了、想在有力氣的範圍內體驗日本的所有的事情。

 

#總結

不知道是不是之前在讀書會聽到的說法,就是臺灣和日本其實「又遠又近」。

甚至最近,還有外國人說:「臺灣人不就是會講中文的日本人嗎?」雖然當然不是這樣,但是我可以在很多層面上理解日本人的行為模式。遇到不理解的地方,就慢慢想要找出那個脈絡。在語言上面的運用也是,想要知道微妙的差異是為什麼。最近,不僅有學校異文化中心的語言交換學伴、也有宿舍的語言交換學伴,換句話說每週都固定兩次可以和不同的日本人互動。想要好好把握這些時間,也想要在週末時盡量把自己暴露到有日文的環境之中。其實一點也不後悔選擇早大雙學位的計畫,也覺得依照現階段的實力和興趣,待在日本念書可能會比當初也在選項中的歐洲還要好。

「保持舒適的心情,但是適時地挑戰自己」,要常常切換才不會寵壞自己或是累壞自己。

不過,也越來越能體驗到以前同事說,原本在日本不想就職,卻因為身邊所有人都在就職而被影響的這種心情。最近,我也在陸續找一些暑假實習的機會等等(但沒有很認真找⋯⋯)雖然實習、工作這些機會都很好,但是身為一個雙學位生,還是會想要優先把課業顧好。(光是這樣就很難了⋯⋯!)也會偷懶的覺得暑假想要到處旅遊或打工換宿,不想要被綁在辦公室裡。總之,還有一點時間,我覺得人只要在國外不管做什麼都一定會有收穫,所以不想要把自己逼得太緊、也不用太隨波逐流。

重點是,善用這邊的時間好好觀察和學習每一件事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Ni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