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19181779_1512036735483389_862919670_o.jpg

 

在日本找實習的過程中,果然還是會因為開學後時間無法配合,而頻頻受挫。正在慌忙尋找暑假出路的時候,在朋友推薦之下考慮了 Learning Acorss Borders 的緬甸交流計畫。

LAB 的緬甸計畫,由史丹佛大學的前新生主任兼 VIA(Volunteer in Asia) 的創辦人 Dwight Clark 所舉辦、主要由日本慶應大學資助,長期促進日本和東南亞之間的交流,近幾年也慢慢招收臺灣及泰國學生。而且寒假的時候也會辦泰、馬的東南亞計劃!看了一些關於 Dwight 的採訪,他主要是覺得美國對亞洲的認識和交流太少,於是從史丹佛大學出發慢慢推動相關活動;後來又被緬甸吸引,而在一連串機緣之下帶著日本學生前往緬甸訪問。更多詳情,可以看學長寫的訪問和參加緬甸計畫的遊記:與「跨國界學習」創辦人 Dwight Clark 探究神秘緬甸 (不禁覺得我們政治系的人才濟濟啊!如果這次參加活動有幸遇到學長,一定要好好認識!)

雖然報名時間已經截止兩週,但我還是姑且投了申請表,希望能做為 late-comer 得到機會。結果沒想到,Dwight 隔天中午馬上回信,並表示他剛好人就住在早稻田大學附近,希望能夠立刻見面面試!雖然完全失去好好研究緬甸的準備時間(?)但還是和教授約在政經學部見面,針對臺灣、日本和東南亞的交流聊得超級開心。由於蔡政府推動新南向政策,我在臺大的最後兩年也觀察到越來越多人選修東南亞語系課程(包括我自己就修了一年的泰文⋯⋯!)但是,臺灣各大學鮮少將東南亞獨立成一學門,甚至連泰語的課都是依附在臺大日語系之下。而臺灣,歧視、欺負、凌虐外籍移工的新聞仍然時有所聞,我們對東南亞各國的了解其實根本遠遠不夠。我和教授提到這些現象,他說這就是他歡迎臺灣學生一同參加的目的。不過,當我問到為什麼這個以日、緬為主的計畫會招收臺灣學生時,教授說只是因為一些個人連結(personal connection)才開始到台灣徵招學員,說不定就是因為上文的學長吧!總之,實在要好好感謝這樣的緣份。

教授說,這個計畫當中,除了會和緬甸當地的年輕人、僧侶等互動之外,還會遇到臺、日、緬各國的各式人物,包括 LAB 過往的學員(負責策劃臺灣新南向政策的成員之一)、日本 Pokemon Go 的團隊成員、臺灣駐緬甸經濟文化處人員等等,都會在這次的參訪中互相連結。Dwight 坦誠道:可惜的是,這份計畫並沒有得到太多的資助,所以參加費壓不下來,最低最低就是日幣20萬,而且這樣的金額甚至是經過美方的部份捐款後才能壓下的價格。

兩個人在政經學部大樓,一下子因為太吵而移到外面、又因為太熱跑到樓上、又因為找不到位子而著急,老師卻一直耐心的包容我,甚至還請我喝飲料點心,真的讓人非常感動啊。雖然我整整晚了報名時間兩週,但是我未來可能的職涯規劃、研究方向和過去對亞洲的興趣(他表示很能理解我一直去泰國的心情XD)都和計畫非常符合,所以他決定馬上再替我聯絡旅行社,並把報名相關的手續再轉寄給我。更奇妙的是,Dwight 明天就要回加州了。我的信剛好在對的時間點到達,也剛好我們都人在早大。

來早大之後,雖然有過迷惘,但最近真的遇到超級多貴人在指引人生的新方向。以前在臺大完全沒興趣的學科,在早大有很多探索的方法和面向,所以也漸漸開始感興趣了。也是來了之後才驚覺,以前自己對日本這個國家的想像實在太單薄了、對其他國家的了解太短淺了。簡單說一句話,來早大之後,才真的變成政治系的人、求知慾才真的被打開(好像有點晚⋯⋯)這一點最近和政經的學妹聊天後也深深覺得,我真的要再多看更多書和文本才行。

不管怎樣,真的很謝謝 Dwight 願意給我機會,我也答應他這一趟旅程要好好做成專題記錄和投稿了。

「下次見面就是在羽田機場吧!」教授一邊揮手一邊說。(可是教授、我還要努力把旅費湊出來啊啊啊啊啊哈哈哈哈哈)

經過這次為自己爭取機會的經驗之後,我更加覺得:有機會就好好爭取,不要被截止時間或是其他形式上的限制阻撓、有熱情就會被看見;一定要隨時檢查信箱,教授表示很欣賞也很感謝我的超高速回信;最後就是,像 Dwight 這樣的貴人無處不在,就看自己要不要主動伸手接觸了。

 

後記:

後來,去上東亞政經研究時,一個我不認識的香港女生下課後突然轉頭問我:「妳要去緬甸對嗎?」我大驚,不記得自己認識這個人!?

原來是面試前,我和中國朋友在交誼廳聊到緬甸的事,被坐附近的她偷聽(?)到了。上課時,她又突然發現我就坐在旁邊。來自香港的她曾經住過英國、也透過香港大學的計畫去過緬甸。「我真的很喜歡緬甸,所以我計畫12月再自己去一次。之前我聽人提到一個很愛緬甸的外國教授,就是妳昨天去見的那一位吧?」她笑著說。這個世界何・其・小啊!但最讓我驚訝的是,每個去玩緬甸的人都透露出一股對那個國家的愛意。還有,她介紹給我 Tagu Japan,一群去年參加完緬甸計畫後、拍出紀錄片的慶大學生影像團隊。未來也會有機會認識的吧。

我覺得:一切的事情都好巧妙、天衣無縫地合在一起了。

也算是突然被老天的安排給嚇到了。本來是個完全不相信命運或者巧合的人。可是,最近實在發生好多離奇的事,像是當我考慮要念某研究所時,隔天馬上發現學妹已經錄取該研究所了,於是立刻拉著她東問西問。然後,又恰巧趕上教授回美的前一天,硬拉著他面試,原本在臺灣時大概沒這麼多錢參加,但是來了早大之後又剛好有獎學金的支援。接著,又偶然遇到和緬甸有連結的人們。原本對緬甸毫無認識的我,也開始借書、查新聞,一點一點補上自己的知識缺陷了。也許這也是一次給自己的試驗,透過實地探訪和事前準備,究竟能夠從 0 擴展到怎樣的境界?

儘管已經處於23歲,不算小也該找出一點方向的年紀,我還是對未來的方向迷惘,在知識、現實、夢想、工作之間掙扎。但是得到獎學金的這一年半,還是想要任性地有多一點選擇權、多一點長視野的機會,而不是什麼都以「這個對未來求職有利」、「這個工作薪水高」去衡量我現在應該要做的事。看文本、周遊列國,也許真的不能對我未來的收入有所幫助吧?但我也知道人是不能太貪心的。所以只能期許自己,在有限的選擇之中發揮最大的可能性。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Ni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